無線充電元件市場已成紅海 材料創新成活路

作者: 程倚華
2017 年 12 月 19 日

由於無線充電聯盟(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, WPC)Qi規格10W以下的各種元件技術皆已發展成熟,相關市場幾乎已成紅海。除了持續發想與推動各種創新應用之外,成本也必須持續壓低才能協助應用拓展。面對中國業者的價格戰威脅,台廠應積極開發新材料並做出市場區隔。

有鑒於中國近年來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成果,製造技術亦提升有成。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組長唐敏注指出,當無線充電技術成熟、零組件開始量產的時候,中國廠商很容易以大量低價生產的策略成為台灣廠商的威脅。因此,工研院亦投入各種新材料的開發,期待藉由材料的性質特性提升充電效能。

中國憑藉著在半導體產業的投入,能夠提供較吸引人的零件價格並達到較大市占是必然的發展;然而,該策略模式也相對容易被取代。面對中國威脅,仔細思考台廠的優勢與獨特性才是關鍵所在。

唐敏注進一步分享,因此目前工研院正在開發氮化鎵(GaN)於無線充電領域的應用,同時也持續針對具成本優勢的矽材料持續開發,進而結合匹配材料之間的性質與廠商需求。一方面能夠為無線充電帶來好的效能,另一方面也能夠創造獨特性並降低被複製、取代的風險,如此這才是迎戰削價競爭的正道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超前Qi陣營 富達通搶推中功率無線充電IC

2012 年 09 月 17 日

PMA未成氣候 雙模無線充電言之過早

2013 年 06 月 03 日

晶片商造勢 雙模無線充電方案成CES亮點

2014 年 01 月 07 日

無線充電出貨量持續上升 穿戴裝置有望帶動下ㄧ波成長

2018 年 10 月 16 日

iPhone 8帶動無線充電MCU出貨 盛群趁勢發表新品

2017 年 10 月 16 日

經濟部於SEMICON展出MRAM/電動車快充技術

2022 年 09 月 19 日
前一篇
盛群推出新24-bit A/D MCU
下一篇
通過德國萊因 ISO 26262認證 超豐跨足安全晶片封裝市場